首页

冷柔女王丝袜

时间:2025-05-28 23:21:34 作者:北京持续提升汛情感知能力 774个防汛险村安装汛情监测站 浏览量:34811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持续提升汛情感知能力,对全市下凹桥、积水点进行监测设备的补盲。在全市774个防汛险村安装汛情监测站,采用4G+北斗双模通信技术,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监测数据的正常回传。

  这是记者28日从北京市2025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实现山洪沟道水文监测全覆盖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松波表示,北京强化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在全市352条山洪沟道建设地埋式水位计,以实现山洪沟道水文监测的全覆盖。统一全市山洪沟险村险户信息台账,完成重点山洪沟道信息采集工作,完成房山、门头沟等10个区山洪灾害危险区淹没范围划定以及四级转移范围划分,并根据划分情况,指导编制山洪灾害险村“一村一策”。

  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永定河官厅山峡洪水控制性工程、二道河水库、西峰山水库等规划建设。加快实施钻子岭水库、温潮减河、永定河卢三段和卢梁段综合提升、潮白河综合治理等工程。推进坝河口、南口、白羊城等蓄滞洪区建设进度,提升全市防洪排涝能力。

  建立覆盖所有山区泥石流隐患点的智能监测设备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市应急局副局长李宇表示,从近年来的防汛实践来看,北京面临的防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积水内涝风险依然较高。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等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分布在城郊的231处下凹式铁路桥涵和个别排水系统标准比较低的路段,遇到强降雨造成内涝积水的可能性比较大。遇有极端降雨时,地铁、半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仍存在防汛风险,还需加强防倒灌、应急疏散避险和应急抢险措施。

  二是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目前,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大清河、蓟运河五大流域影响河道堤防等工程防洪安全的险工险段共有83处。北运河、潮白河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遇到超标准洪水时仍有风险。北运河左堤通胡大街至东六环西侧路段的三公里不连续堤段,正在开展堤防加固工程建设。

  三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山洪地质灾害历来是北京防汛工作的难点问题。北京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402处,山洪沟道352条,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涉及7个区98个街道(乡镇)774个村。

  此外,郊区旅游景点与山洪地质灾害的隐患点重叠,暑期旅游旺季与汛期雨季重叠,户外运动和旅游人员流动性大与山区通信盲区重叠,预警转移难度大,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风险。

  李宇表示,北京全力提升防汛指挥调度效能。市防汛办加紧完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汇聚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资源,实现全市汛情态势“一图统览”。构建大屏指挥、中屏协同、小屏移动的“三端联动”应用体系,与各单位共享信息,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科技支撑。

  北京还持续提升汛情感知能力。北京市水务局加快实施山洪沟道监测预报预警“三道防线”,在352条山洪沟道增设地埋水尺监测设施。市规自委建立覆盖所有山区泥石流隐患点的智能监测设备,当监测数据达到阈值时自动叫应责任人启动临灾避险。(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突破1万列

今年老挝是东盟的轮值主席国,李家超向老挝总理和副总理都表示香港积极寻求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期望进一步为区内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对于老挝支持香港申请加入RCEP,他表示由衷感谢。

韩国游客点赞天一阁古籍保护技术

随后,在自治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暨高质量建设“八大产业集群”大会上,提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1+8+36+1”政策体系,以更大力度、更精准举措推动打造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上海海港队卫冕中超联赛冠军

民盟盟员、上海龙头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一部业务员肖依辰从7月份就进入了“进博时间”。“筹备工作从搭建商的选择到搭建方案的反复修改,从平面设计的确认到宣传资料的制作,从监督施工到现场布展,从客户邀请到展品到位布展,今年我第6年参与进博会,每一年都觉得累,但每一年都全力以赴。”肖依辰表示,“每当看到客户对我们选品的认可,看到国外酒庄对中国有了深入了解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我由衷感到欣慰。”

第七届长三角科交会开幕 首次推出科技人才招聘和科技金融专区

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红旗渠精神也是上海交大“大思政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近年来,上海交大围绕“大思政课”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事理兼备、形式多样、内容为王的生动实践课,让师生在学思践悟中逐步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实现“大思政课”政治性、学理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中秋国庆假期过半,全国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据龙南市文化馆馆长李仲介绍,龙南香火龙制作十分讲究,要求形神兼具,其形象主要源于传统壁画和雕塑中的龙的形象,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黄竹、芦苇、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龙南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